4月24日上午,北京现代温室产业协会与北京农产品流通协会在北京海淀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北京农业协会互助合作在农业领域的深化迈出关键一步。此次合作旨在整合现代温室设施农业技术优势与农产品流通市场资源,推动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签约仪式上,北京现代温室产业协会会长李志表示,此次合作将充分发挥现代设施产业在数字化种植、智能调控等方面的技术优势,结合北京农产品流通协会的市场渠道以及基地选育需求,助力优质农产品“产得出、卖得好、走得远”。协会副会长黄瑞清、秘书长张志霞出席仪式,并就未来设施技术推广、产销对接等具体合作方向进行了深入交流。

北京农产品流通协会秘书长陈亚中指出,此次合作将重点推动京津冀地区设施农业产品的市场流通,通过对流通协会对口支持的农产品供应基地的智能化改造,新技术的引进从而提高供应产品的品质以及产量,依托协会覆盖全国的会员单位,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高效供应链体系。办公室主任杨红、会员部主任吴云昊共同参会,并就农产品基地建设、冷链物流优化等议题展开探讨。

此次战略合作聚焦三大合作方向,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
一、技术赋能,提升农产品供应基地设施农业智能化水平 , 双方将共同推广智慧农业管理系统、水肥一体化等现代温室技术,推动“数字供销平台”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助力农户实现精准种植,提高农产品品质以及产量。
二、产销对接,打造环北京农产品直供通道借鉴丹东农产品直供北京的成功经验,探索设施农产品“点对点”销售模式,减少中间环节损耗。
三、共同推进相关农产品团体标准的制定,不仅能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还能增强市场竞争力,让优质产品‘优质优价’,惠及生产者和消费者。温室种植技术已实现精准化、智能化,但缺乏与流通环节衔接的统一标准。此次合作将填补这一空白,推动‘产—供—销’全链条标准化。




展望未来:科技+市场双轮驱动,此次合作不仅是两大协会的资源整合,更是环北京协作框架下现代农业发展的创新实践。未来,双方将依托现代温室产业大会等平台,进一步探索科技赋能生产、AI模型在农业中的应用,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北京现代温室产业协会与北京农产品流通协会的强强联合,将为京津冀乃至全国农业现代化注入新动能。让我们共同期待,科技与市场的深度融合,如何书写新时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